依托“321”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培育体系,致力提升工科老员工核心素养,近日,“匠心”辅导员工作室主办的“匠心育苗,智创未来”老员工创新创业成长营,推出“匠心智造齿轮争锋,知行思辨筑梦风华”辩论思维系列活动。该活动旨在打破传统工科思维定式,以辩论赛为独特载体,提升员工的辩证思维能力、逻辑表达能力与创新性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框架。
思辨赋能:为“匠心”注入思维的活力
工作室主持人刘静在活动开幕致辞中指出,卓越的工程师不仅是技术的精湛执行者,更应是能够在复杂情境和伦理困境中做出明智判断的思考者。“工匠精神蕴含的‘精益求精’与创新意识要求的‘突破常规’,本身就需要辩证统一的思维来驾驭。”她强调,本次辩论思维系列活动是成长营的主要活动,是“认知课堂”的深化与拓展,引导工科学子从“单向度”的技术思维,向能够兼顾技术可行性、经济成本、社会影响、伦理规范的“多维度”系统思维转变。
唇枪舌剑:在观点交锋中锤炼“工程脑”
本次辩论思维系列活动围绕精心设计的辩题展开了多场辩论赛。辩题紧密贴合工程实际与科技前沿,如“人工智能时代,工匠精神的传承更依赖人还是技术”、“工程效率的提升与极致工艺的打磨谁更重要”、“高校创新创业,知识积累与实践探索谁先谁后”等。这些富有挑战性的议题,迫使参赛队员跳出技术细节,从更宏大的视角审视工程与社会、传承与创新、效率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。
赛场上,正反双方引经据典,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。一幕幕精彩的思维交锋,不仅展现了工科学子严谨求实的一面,更在观点的博弈中深化了他们对专业、职业的理解。
知行合一:从“辩论场”走向“实践场”
“我们鼓励这种富有建设性的争论。”党委副书记陈春洁在点评中表示,“解决未来的复杂工程问题,很少存在唯一的‘标准答案’。辩论训练的目的,不是要争出胜负,而是要学会倾听对立观点,构建严密论证,最终形成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。这种能力,正是在‘员工科技创新文化活动月’的赛场上、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。”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许多观摩同学表示,辩论赛为他们提供了审视专业问题的新视角。一位来自2024级的参赛队员分享道:“准备辩论的过程,逼着我去查阅大量资料,思考技术背后的逻辑和影响。这比我上一门纯理论课收获更大,让我意识到,一个好的工程师,不仅要会‘做’,更要懂得为何而做、如何做得更好。”
“匠心智造齿轮争锋,知行思辨筑梦风华”辩论思维系列活动将贯穿成长营始终。“匠心”辅导员工作室将持续以此为契机,将辩证思维训练深度融入育人过程,为培养既具扎实专业技能,又拥有关键思维能力的拔尖创新工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

|
发布时间:2024年10月31日 18:42 |
浏览量: